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快讯 >  
资讯推荐:运动对心脏康复的有益作用
来源: 中国家庭报      时间:2023-06-05 12:51:34

运动是促进疾病康复的重要措施,通过运动锻炼可增强体质,尤其是心肺功能,因此在心血管疾病的管理中强调心脏康复运动。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数量众多,但也有许多患者并未认识到运动对心脏功能的改善作用。现对运动在心脏康复中的作用进行简要介绍,帮助大家了解在心脏康复计划中应该如何科学、有效运动。

心脏康复,即在心血管疾病后实施的一系列康复计划,其中涉及治疗效果评价、纠正不良生活习惯、健康宣教、运动处方等,共同构成了心脏康复。我国有学者将心脏康复定义为可使心血管疾病患者获益的健康咨询、运动训练、心理干预、营养支持的方案,而其中运动对心脏康复的意义较大。早期心脏康复一般应用于心肌梗死患者,如今,心脏康复几乎在所有心血管疾病中发挥作用。


(资料图片)

运动训练是心脏康复中的重要部分,包括有氧运动、抗阻训练或力量训练。有氧运动一般指慢走、慢跑、骑自行车等强度较低的活动,由于运动强度低,大部分患者可耐受。而抗阻训练是由不同程度的力量型训练组成,能够有效锻炼患者肌肉、平衡能力。

运动对心血管疾病康复的价值

1.运动对调节血压、血糖、血脂的作用。心血管疾病患者往往合并高血压、高血糖、高血脂,虽然药物能够调节血压、血糖、血脂,但单纯药物控制往往是不够的。运动对血压等具有调节作用,并且有药物不具备的优势。通过运动训练可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压水平,改善血管收缩、舒张功能,减少降压药物的使用。合理运动对血压等的调节有积极作用。

2.运动对控制体重的作用。

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合并肥胖,其原因在于肥胖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。对于合并肥胖的患者而言,进行合理的运动训练不仅可调节血压等,对控制体重也有积极作用。运动可增强基础代谢,减少脂肪合成,增加脂联素水平,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。如能有效控制体重,可极大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状态。

3.运动训练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。

受心血管疾病的影响,患者的体力状况往往不佳,对工作生活造成限制,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到生活自理能力。如心血管疾病可导致气短、易疲劳,使患者不能从事体力劳动。而通过运动训练能够有效改善心功能,提升体力水平,增强患者的运动耐力。

4.运动训练可降低疾病急性发作的风险。

心血管疾病患者疾病急性发作的风险较高,如急性心肌梗死、脑卒中等。疾病急性发作会对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构成威胁。研究显示,运动训练在改善基础代谢、心肺功能的基础上,对患者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也有较大价值。合理运动可改善患者整体健康状态,降低疾病急性发作的风险。

5.运动训练可调节心理情绪。

运动训练不仅能改善患者的身体状态,也能调节心理状态。在运动后,情绪得到释放,会产生愉悦感、满足感,对缓解负面情绪有积极作用。

如何选择运动方式或制定运动处方

1.有氧运动方式。

有氧运动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运动方式,大部分心血管疾病患者均可选择该方式进行运动训练。患者可依据自身情况选择慢走、慢跑、骑自行车等训练方式,具体训练量以身体耐受程度为限,注意不能在身体有明显不适的情况下继续锻炼。

2.抗阻训练。

抗阻训练是有氧运动的进阶训练方式,可使运动训练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。抗阻训练主要包括自身重量训练(俯卧撑、仰卧起坐、波比跳等),以及借助哑铃、杠铃、弹力带等进行的训练。抗阻训练处方的制定需要依据患者情况,由专业人士量身打造。运动前需要专业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,明确运动时间及时间段,根据心功能分级等决定运动项目。在训练时应从低强度逐步过渡,在训练过程中依据训练效果进行调整。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,虽然抗阻训练具有较为显著的训练效果,但需要在专业人士辅助下进行。

文/彭春敏(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)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