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)
原标题:院坝协商破解竹编产业发展难题
村民在制作竹编产品
红河县甲寅镇龙普村是“江外”竹编手工艺发源地,竹编历史已有400余年,曾有“六村百户千人齐编”之盛况,是声名远播的竹编工艺村。目前,该村竹编工艺制品已发展至70多个品种,2018年被评为“云南省民族民间工艺品示范村”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,龙普村传统竹编产品受到市场冲击,竹编工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发展也面临着严峻挑战。
为深入了解竹编工艺的传承和发展现状,今年,红河县组织人员先后两次到甲寅镇开展专题调研。了解到竹编工艺复杂、耗时长、成本高、产量小、传承人青黄不接等情况后,红河县政协联合县委统战部、县文旅局、县教体局等多家单位在龙普村召开院坝协商议事会,大家围绕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工艺传承和发展发表意见,提出合理、可行的建议。
通过协商讨论,参会人员对推动龙普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工艺的传承和发展达成“四强”“五化”共识。
“四强”即:强政策引导,加大对竹编工艺传承发展的宣传、引导和扶持力度;强传承保护,各相关部门积极向省、州申报非遗文化保护项目,落实非遗传承人待遇,开展“非遗文化进校园”活动和竹编工艺培训;强开发创新,与现代生产技术相结合,发挥群众的创造性,推进竹编产业发展;强融合发展,充分挖掘龙普村的人文资源,讲好竹编文化故事,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,提升竹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。
“五化”即:市场化——主动与市场对接,做好市场调研,保障产品适应市场需求;专业化——通过培训提高生产技能,达到专业化水准;精品化——走精品化线路,提高产品价值;差异化——有自身特色,提高市场竞争力;合作化——发挥合作社作用,带领群众增收致富。
通过开展院坝协商,将进一步调动群众学习竹编工艺的积极性,提高当地竹编制品的生产力和竞争力,搭建平台寻找商机,增加群众收入,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竹编工艺。(杨华 苏兰心)
又是一年收获季,马山桃子陆续上市。为切实保障老百姓合法权益,护航马
世上有一样东西与太阳齐名,古人爱不释手,有上万年历史,在唐宋时期,
央广网广州8月29日消息(见习记者晁海娟)据中央气象台消息,今年第9号
津滨海讯(记者单毅牛婧文)8月28日,首届网络空间安全(天津)高峰论
8月25日,“2022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(中药材)品牌声誉前100位”名单公
X 关闭
X 关闭